18170817851
当前位置:
首页 > 最新预告 > 明明能力很强,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?

明明能力很强,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?

时间:2021-09-30     阅读次数:24833

我认识一个女生,在一家发展迅猛的公司做销售。


这家公司由于业务需要,新增了3个基层管理岗,这个女生自认为很有把握,并且辛苦准备了很久,不过竞聘却出乎意料地失败了。


她很不服气,觉得其中一个晋升的男生是靠关系上去的。 


我就问她,另外两个也是靠关系吗?


她有些迟疑,这我倒是不知道,不过我觉得我比她们强一点。


我再问,强在哪呢?


她答不上来了。


明明能力很强,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?


答案是,你的能力没你想象得那么强。


就我的观察而言,确实有人是因为关系不够硬、资历浅导致得不到提拔,但这种情况只是少数。 


更多人晋升失败只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:


1、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


2、高估了领导对自己表现的感知程度

2.png


为何领导看不见你的能力?


▼ 第一个原因: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


我们的能力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强。


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,比如90%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(至少有40%的司机高估自己了)。


这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,能力越低的人越高估自己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30160406.jpg


很多时候,我们自以为的能力很强,只是由达克效应引起的虚假自信而已。


像我自己刚进入职场那会,对领导安排的任务就经常基于盲目的乐观做出高承诺:


比如接到了一项并不紧急的写作工作,有一周的完成时间,而我会主动承诺两天完成。


比如公众号涨粉,只需1万人/月,我主动提高到2万人/月。


结果就是,我承诺的所有都没有达成预期,还险些给老板留下了一个不靠谱的印象。


▼ 第二个原因:高估了领导对自己表现的感知程度


在原始社会生存的最好方式,就是不出彩,把自己淹没在丛林里,以免被野兽盯上。


那些见到野兽,还手舞足蹈,哇哇大叫,到处爱现的,早就被野兽扑倒了。


到了现代社会,剩下的我们,大多基因里都习惯隐藏自己,不爱表现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30160427.jpg


因此,哪怕我们自以为已经很好地表现自己了,其实对外表现得还远远不够,只是在我们自我隐藏的本能对照下,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很好地表现出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了。


再加上领导时间和注意力的稀缺性,哪怕你真的表现很多次了,领导也不一定就关注到了你。


所以实际上,你以为你表现了9分,领导那儿感知到的很可能只有6分。


那如何避开上面两种高估自我的陷阱呢?


记住一个公式就够了。


领导感知到的形象=你的内在价值*对外表现程度


3.png


提升你的内在价值


我有一段非常短暂,却印象极为深刻的工作经历。


我到一家公司上班的第一天,就有部门同事提议说一起吃火锅欢迎新同事,一下子让我就很感动,觉得新部门的氛围特别好。


这家火锅店是调料自助,点完单之后,部门经理黎姐就说,“你们先去拿小料,我一会再去。”


我也跟着老同事们去了,但是拿小料回来后我就尴尬了。


其他两位同事都调了两碟,拿来后先给黎姐选;其中一位还说,“姐,这份辣椒放得多一些”。


只有我尴尬地端着自己那一碟站在一旁。


这是一件极小的事情,却让我郁闷了一整天, “同事们都这么会表现自己,我该怎么办”,“我怎么想不到要替领导拿碟小料呢”。


来这家公司前,虽然我也已经工作三年了,但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吃火锅时要帮领导拿碟小料。


再后来又工作了几年,我才领悟,像这些所谓的人情世故,能做到固然好,做不到也用不着懊恼:


工作的根本还是靠成绩说话,有时花太多心思在这些小道上,在做事上反而落了下乘。


比如,我短暂工作过的那家公司,深谙人情世故的同事们会齐齐整整地加班,但等到负责人一走,她们也就马上开始收拾东西了。


再比如,有资历老一些的同事会私下让我帮她搜集活动材料,然后她稍微做下整理后,就以她的名义提交给领导了。


这些同事通过这种方式,是获得了一时的蝇头小利,但时间放长一看,过了这么多年,她们还是在混日子。


我前段时间还在微信看到她们,抱怨公司待遇不好,想跳槽找不到好工作之类的。


归根结底,是她们没有立足之本。


想和领导套近乎的前提是,把手头的事做好做漂亮。


你的成绩是根本,我们可以把5分的事,稍微包装成7、8分,但你怎么都做不到把0分的东西说成10分。


一切的前提是你的成绩至少得有个1,要是0的话,不管怎么表现也还是0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30160431.jpg


那怎么提升我们的内在价值呢?主要分为两种:


▼ 1、直接成绩


身处职场,我们是很难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的,经常需要面临领导时不时安排的工作,同事的支持要求。


这其中,80%都属于不重要的事,但它们可能占据了你80%的精力,你又不得不做。


我的个人原则是,这些事做到60分,刚刚好就够了。


然后省下来80%的精力,投入到20%决定你业务成绩的事。


比如,以前写文章这件事在我的工作成绩中占比比较重。


为了深耕自己在这个写作领域的专长,公司有写作需求时,我一定会义不容辞地站出来;碰到私教同学需要提升写作技能,我也愿意去和他们交流。


▼ 2、间接成绩


其次就是做一些能促进和支持业务的成绩。


比如你是做销售的,可以沉淀销售经验,总结一套自己的销售流程,这样不但能促进自己的业绩,以后有机会带下属了,也能用上。

4.png


放大对外表现程度


前面说明成绩的重要性,那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表现自己了?


当然不是。


前段时间有位同学刚完成一个项目,她看到项目成员都“屁颠屁颠”地在请功,就问我要不要自己也发个朋友圈。


我鼓励她,“你发呀你快些发,反正也没有损失”。


但是她最终还是没有发,因为说服自己去表现自己实在太难。


有句俗语说的是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但现实是这世界上的好酒也实在太多,而我们这坛酒好像也没有香到足够突破这“深巷”的限制。


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,锻炼好能力之后,我们也要有意识地表现自己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30160435.jpg


只不过我们的表现是要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,而不是类似上面的“准备小料”“假装加班伪勤奋”这些小门小道上。


落实到具体,主要是两个措施:


 1、日常事务:件件有着落,次次有回应


老板交办的事,不管大小,无论是容易办还是难办的事,都要有结果;无论结果如何,都要及早报告,而且越早越好。


就算事情没有按预期完成也是如此,要做到在领导询问之前,就先汇报;而不是等领导问了才回,“这个事不太顺利,我正在想其它办法”。


如果你就是闷头把事情做完,也不跟领导说;就算你完成有10分,在他心里你最多也就只有6分的及格分。


要想在领导面前放大你的价值,一个基本的原则是:宁可沟通过度,也绝不沟通不足。


▼ 2、阶段性任务:复盘汇报


如果你还做出了挺大的成绩,那就可以用上第二招:复盘汇报。


也就是阶段性任务结束后,主动去找领导展现自己的成绩。


这个复盘汇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

1)数据分析:客观展示成果


通过数据的客观分析来突显成果,不但更有说服力,还不会显得你是自卖自夸。


2)对比同行/同事:有哪些优势


例如,我的转化率9%,同事转化率都只有7%,行业平均转化率才5%,我比他们都高。


3)最后,再总结一下改进措施


最后再提下自己接下来还会有的改进计划,一是避免领导认为你太骄傲了,二是也能让领导对你高看一眼。


4.4.png


总结


明明能力很强,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?


是因为领导识人不明,自身资历和关系不够吗?


确实,我不否认存在这种情况,但相当少见,即使真碰到了,专注于这些不可改变因素也不利于你的个人成长。


更多自以为能力强,却得不到提拔的人,原因主要还是在自己身上:


陷入达克效应,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表现;逃避表现自我,高估了领导对自己表现的感知程度。


如何扭转这两个情况呢?


掌握一个公式就够了:领导感知到的形象=你的内在价值*对外表现程度。


其中,你的内在价值是基础,假如你自身一点本事都没有,任你夸得天花乱坠也无用。


但如果你的基础价值有6分,再能学会对外表现放大成7、8分,哪怕有时到了9分,大家可能依然觉得你谦虚实诚。


最后,祝你早日进入领导的法眼,快快地升职加薪!


上一篇:乔布斯离开十周年,留下的四条管理经验

下一篇:领导不待见你的原因,全在这里